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界首這個“魚菜共生”基地,養魚種菜很驚艷!
水面種稻、水下養魚,這就是南方常見的“魚稻共生”農業模式,那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魚菜共生”呢?在界首市舒莊鎮大田村邰晶晶就創新了魚菜共生新模式,我們一起看看。
“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化肥”,魚菜共生,這種可持續、循環型、零排放的低碳生產模式,一直不乏關注者和實踐者。然而,在技術端需要攻克重重難題,在營銷上又缺乏有效手段,讓魚菜共生模式在商業層面少有成功案例。
有人說,魚菜共生就是圖個新奇,鐵定賺不到錢!果真如此嗎?邰晶晶只有30畝的“魚菜共生”農場,給出了一個不一樣的答案。
走進魚菜共生大棚基地,只見蔬菜栽培區內一片郁郁蔥蔥,種植槽里的番茄、空心菜、苦瓜、辣椒等長勢喜人,仔細查看,這些蔬菜全是無土栽培,而供應蔬菜營養的流水,則是從旁邊10來個近一人高的養魚大罐里流過來的。
要在一座大棚內既養魚又種菜,首先通過飼料養魚,其次利用水循環系統把魚池里的糞便通過水流帶到種植蔬菜瓜果的鵝卵石種植床里,變為植物吸收的營養物質,最后蔬菜根系吸收到養分,把水質凈化后,水又循環進入養魚罐,最大限度節約用水。通過采用這種種養模式,有效提高了單位面積產出。
據邰晶晶介紹,一個養魚大罐可容納10多噸水,一年可產成魚1000公斤,所養的魚都是特種魚,適合高密度養殖,而且魚的肉質較細膩,有的市場售價達到80元/公斤。同時,魚菜共生大棚所栽種的蔬菜憑借著高品質、高營養,在市場上很受青睞。在2021年共養殖銷售鱸魚、裸鯉、黃骨魚3萬多公斤,出售黃骨魚苗100萬尾,生產芹菜、番茄、黃瓜1萬多公斤,總收入120多萬元,其中村集體經濟分紅20萬元。
近日,界首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到舒莊鎮大田村魚菜共生基地拍攝宣傳短視頻,負責人邰晶晶與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交流,準備利用“新媒體+電商”模式,通過自媒體媒介,擴大魚、菜銷售市場,將魚菜共生推廣出去。
-
上一篇:界首市電商中心入駐企業推薦——安徽牛米智能設備科技有限公司 下一篇:沒有了